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暴露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甚至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品质。这一背景下,环境污染治理,特别是水环境污染治理问题,成为当前经济背景下的重中之重。
水环境污染治理,是典型的公共问题,具有涉及范围广、治理过程复杂、耗费资源多等特点。同时,水污染治理亦强调多元主体——政府、企业、民众协同参与,才能实现水环境治理的效益最大化。
1.坚持政府主导
根据当前水污染治理工作发展实际,仍需坚持政府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其在角色功能定位上的优势,宏观调控,把握好水污染治理工作方向,协调好与其它主体之间的网络合作关系,进而提高整体工作效果。
2.重塑组织结构
在水污染治理工作面前,政府、企业以及民众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划分,其彼此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关系,因此,仍旧延用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显然不合时宜。对此,应积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重新建构“一线决策、后台服务”的组织结构,抽调各主体代表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包括政府专员、街道办、行业专家等,在国家宏观战略规划下,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思路,深入调研各地区水污染治理工作现状,及时发现问题,针对性予以快速解决。
3.鼓励民众积极参与
水环境污染治理,人民群众要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投入到水环境治理中来。譬如长江十年禁渔,不购买、食用长江鱼,就是民众对长江水污染治理的最大助力,可以帮助长江减少偷捞、偷捕,帮助长江早日恢复生物多样性。
综上所述,多元主体参与,是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发展的新路径。作为肩负水污染治理责任的企业,岭南股份旗下的水务集团岭南水务一直坚持政府主导、人民参与的原则,聚焦城乡水务、水利工程、水生态水环境三大领域,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未来,岭南水务集团将继续弘扬岭南奋斗者文化,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百倍的敬业精神,践行“两山论”,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10月22日,岭南股份收到《中标通知书》,联合中标总投资约10.6亿元的四川“南充市嘉陵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这是岭南股份半个月内的第二份10亿级大单。10月9日, 岭南股份也联合中标总投资约11.9亿元的江苏“盐城市亭湖区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
详细内容 >>岭南水务集团通州区北运河甘棠橡胶坝改建工程获得2017-2018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
详细内容 >>近日,岭南股份持股90%的子公司新港永豪更名为“岭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这是岭南股份立足于城乡服务,践行“生态+文旅”双轮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的关键举措。
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