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即“公私合作”,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英国兴起并迅速在西方国家推广的一种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目前,国际上PPP的运用范围几乎已拓展到所有领域。2013年,我国正式将PPP作为推进公共产品和服务改革的目标模式,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行。岭南股份分享水环境整治PPP项目的发展方向探讨。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的优势
1.项目数量多
2015年,国家出台“水十条”政策,仅当年就完成了195个水环境治理PPP项目的申请工作。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人库PPP项目共计11260个,其中环保类项目2334个,占全部人库项目总数的20.7%。在环保类PPP项目中,涉水项目超过了80%。
2.市场前景好
依据投资单价和工程任务量初步估算,预计完成“水十条"的全社会投资大概是4.6万亿元,市场前景极其广阔。
3.项目规模大
伴随2020年水环境治理大考期限的将至,区域环境治理时代的来临,体量大、综合型强的“大块头”水环境治理项目纷至沓来。据中国水网不完全统计,仅2019年,投资额在20亿以上的水环境治理项目共计22个,总投资额高达1131.19亿。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的对策及建议
目前,国内在水环境治理PPP项目的管理上,仍有提升空间,在宣传培训、绩效考核、技术团队审核等方面,可以进一步着手优化。
1.加大宣传及培训力度
加强PPP项目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对于增强社会对PPP的理解和共识、明确政府和社会资本的角色定位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要加强政府投入,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专业培训,提升政府和企业人员对于PPP项目的深化认识,提升其实践操作能力。
2.科学设置绩效考核标准
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合作PPP项目,并使合作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应从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公益性和营利性目标的兼顾、水体理化指标与人的感官感受的一致性方面入手,合理评判,设置科学化的PPP项目的绩效考核标准。
3.技术团队审核
由于水环境治理的复杂性,验收评定往往会遇到困难。这一前提下,可成立专家技术小组,以技术咨询、技术指标设置等方面的专业服务,为水环境治理验收提供重要依据。
目前,岭南水务作为岭南股份旗下的水务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水十条”政策,参与水环境治理PPP项目竞标,仅2020年就接连中标南漳县精准扶贫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南充市嘉陵区域城乡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等重点PPP水环境治理项目。以专业的技术团队及多项核心技术,为中国打造人水和谐、生态友好、以水兴城、水美乡村的大美城乡水环境。
10月22日,岭南股份收到《中标通知书》,联合中标总投资约10.6亿元的四川“南充市嘉陵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这是岭南股份半个月内的第二份10亿级大单。10月9日, 岭南股份也联合中标总投资约11.9亿元的江苏“盐城市亭湖区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
详细内容 >>岭南水务集团通州区北运河甘棠橡胶坝改建工程获得2017-2018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
详细内容 >>近日,岭南股份持股90%的子公司新港永豪更名为“岭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这是岭南股份立足于城乡服务,践行“生态+文旅”双轮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的关键举措。
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