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国内近年来水害频发,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在此背景下,政府需要发挥职能作用,对以往的河道、水系等重新定位,对不满足泄洪排涝及规划要求的河道,进行治理与改造。岭南股份带大家了解城乡水务中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构建系统化的排污体系
随着近几年雨污分流的建设,排入河道的污水日益减少,但是在一些老旧居住区及棚户区范围,仍存在雨污支管混接的现象。沿河修建截流管道虽能快速解决污水流人合流的现象,但是增加了污水处理厂在雨季的运行压力。
要解决未达标的污水排入河道的问题,必须在河道治理的同时,加快污水系统建设的步伐,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污水处理设施,才能实现水环境改善目标,巩固河道治理的成效。
二、推广生态护岸技术
生态护岸技术虽然日益成熟,但推广与应用较少,原因一是受传统河道设计理念的影响,直立式护岸、浆砌石挡墙等方式还在应用之中;原因二是生态护岸技术在实践中需要不断研究与积累经验,使得护岸结构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同时,要达到水土交换、水气交流、水体自净等方面的要求。
生态护岸需要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对规划设计部门开展相关知识培训,保证生态护岸技术的推广应用,恢复和保持河道及其周边环境的自然景观,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改进河道亲水性,更好地保护水生态环境。
三、进行河网改造
河网水道贯通难度大,由于城市建设的不同步,使得各河道之间连接困难,实现搞活河网水体的设想尚有一定难度。这需要从规划层面对河道进行宏观控制,从全局出发。河道治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程,需要争取各级政府对河道整治工作的重视,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取得各级各部门和老百姓的理解、关心、支持和配合。
如今,国内的河道治理技术逐渐与国际接轨,政府与企业合作,打造了诸如江苏宿迁·泗阳段黄河故道干河治理工程这种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优质工程。该项目由岭南股份与旗下的岭南水务承建,满足了泗阳段黄河故道干河10年一遇排涝、20年一遇防洪和80%灌溉保证率的用水要求。同时解决河道沿线水土流失严重、两岸交通及堤顶道路不通畅等问题,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0月22日,岭南股份收到《中标通知书》,联合中标总投资约10.6亿元的四川“南充市嘉陵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这是岭南股份半个月内的第二份10亿级大单。10月9日, 岭南股份也联合中标总投资约11.9亿元的江苏“盐城市亭湖区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
详细内容 >>岭南水务集团通州区北运河甘棠橡胶坝改建工程获得2017-2018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
详细内容 >>近日,岭南股份持股90%的子公司新港永豪更名为“岭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这是岭南股份立足于城乡服务,践行“生态+文旅”双轮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的关键举措。
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