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是指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所有涉水事务。城乡水务主要包括:水资源、城乡防洪、灌溉、城乡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涉水事务。
目前我国使用的水务的概念有别于水务公司的服务形式,也不同于把分别由建设、交通、环保部门分别进行管理的城市防洪、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航运等方面的事务简单地水利的管理范畴,而应该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涉水事务。
一、水务一体化的含义
水务一体化指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即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渡、统一管理。也就是说由一个部门对水质和水量负责。
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农村用水户分布格局
我国农村地区人口规模大、聚住地分散。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亿人,占人口总数的50.32%;与上一轮人口普查数据相比,下降1.33亿人,下降趋势显著。目前,全国范围行政村总数为69.15万个、自然村186.52万个、乡镇3.42万个。
由于农村居民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分散化的分布格局,使得农村供水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一方面,农村供水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建立在其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因地制宜性,因而供水设施受住户分散的影响,全部集中难度较大。而另一方面,从供给角度看,城乡一体化供水规模越大,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的特点就越显著,如城乡供水一体化;反之,规模越小,影响供水水量、水质、保证率、长效管理的因素就越多,主要是涉及到建设投入与运营维护等问题。
2.城乡供水管理体制
除部分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外,目前大部分地区城市与农村供水管理和运营主体都不同,城镇供水企业多为纯国企或国企控股,民营性质的占比相当小;而农村供水企业集体性质的居多,也有部分私人性质的,非专业化运营占比较大,如湖南全省已建成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运营形式有县级水利部门管理、乡镇管理、村组集体管理、承包管理、买断经营和自建自管等,其中非专业化经营管理占90%以上,相应的投资、资产属性、运营管理模式也不同,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中的产权交割、利益调整、管理重组等难度大、复杂程度高。
三、解决措施
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通过统筹谋划、优化布局和创新机制,打破“一地一水”等传统农村供水方式的弊端,通过城市管网延伸、区域供水互通、提高乡村供水标准等措施,大力改善农村供水状况,着力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显著差距,实现农村供水与城镇供水在管理、服务、水质、水价等方面同标准,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坚实基础。
岭南水务集团,聚焦城乡水务、水利工程、水生态水环境三大领域,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把极具成长性且有一定影响力的水务企业作为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及资源、战略等优势,充分依托股份公司优势,联动其他5大业务板块,致力打造人水和谐、生态友好、以水兴城、水美乡村、城乡融合发展的全域治水综合体。
10月22日,岭南股份收到《中标通知书》,联合中标总投资约10.6亿元的四川“南充市嘉陵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这是岭南股份半个月内的第二份10亿级大单。10月9日, 岭南股份也联合中标总投资约11.9亿元的江苏“盐城市亭湖区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
详细内容 >>岭南水务集团通州区北运河甘棠橡胶坝改建工程获得2017-2018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
详细内容 >>近日,岭南股份持股90%的子公司新港永豪更名为“岭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这是岭南股份立足于城乡服务,践行“生态+文旅”双轮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的关键举措。
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