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网作为现代化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命脉工程,关系城市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安全。目前,我国城镇供水管网的管理机构主要分为技术参谋、生产调度和运营管理三个机构,且多采用分离式条状管理模式。岭南股份分享城乡水务中城市供水管网的管理要点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该管理理念与技术逐渐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在此背景下,科学化与职能化的管理模式日益受到重视。
1.智能化管理
过去由于技术的限制,供水企业主要以简单的分离式条状管理为主要模式。该模式的管理理念仅重视眼前的效益与供水状态,无法对整体系统进行统筹安排与规划,导致运营过程中问题频出。
现代新机构与新模式的建立,由专业技术参谋部门进行管理科学调度,使用了新型管理科学调度技术,无论是管理智能化,还是优化控制等方面,都要大大优于过去的机构组成模式。同时GIS系统的运用,可以更好的将管理信息与资源共享,真正做到管理全面、集中、实时与高效。
2.合理化调度
供水调度包括水压调度、水质调度和应急调度三方面内容,在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现代供水管网的调度主要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和传感技术为主,简称3C+S技术。
多种技术与GIS系统的综合运用,实现了整体管网的集中、全面和实时的运行状态,并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采取智能化和优化控制理论和方法,制定实时和高效的调度决策方案,下达正确的调度指令,实现了供水管网现代化管理的目标。
3.科学化决策
科学决策主要通过优化的计算方法来实现,该目标的完成首先需根据优化对象建立一个实时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计算求解,得出优化调度决策方案。
目前,我国以微观与宏观数学模型法最为常用。以微观模型法为例,其原理是将管网系统中尽量与实际接近各管段和节点纳入决策计算,通过管网系统水力分析,求解满足管网水力条件和用水要求的最经济压力分布,优选最适合的管网运行调控方案的运行模式。
除供水管网管理之外,城市供水管道在铺设时同样要面临诸多困难,施工企业只有与时俱进,积极改善施工模式,才能达到最终的理想化效果。以辽宁朝阳·扣北水厂水质提标应急工程项目为例,铺设供水管网时,施工方岭南股份面临场地狭窄、地下埋设光缆、电缆及管网,且地下高压给水管网、煤气管网距建筑物基础不足1.5米等诸多问题。这一背景下,岭南股份以科学合理的施工,克服了种种困难,顺利完成了辽宁朝阳·扣北水厂水质提标应急工程。
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及综合调试,该水厂正式投入使用。此项工程解决了朝阳市水资源匮乏、水质性缺水等问题,在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同时,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从根本上保障了广大市民的饮用水安全。
10月22日,岭南股份收到《中标通知书》,联合中标总投资约10.6亿元的四川“南充市嘉陵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这是岭南股份半个月内的第二份10亿级大单。10月9日, 岭南股份也联合中标总投资约11.9亿元的江苏“盐城市亭湖区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
详细内容 >>岭南水务集团通州区北运河甘棠橡胶坝改建工程获得2017-2018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
详细内容 >>近日,岭南股份持股90%的子公司新港永豪更名为“岭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这是岭南股份立足于城乡服务,践行“生态+文旅”双轮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的关键举措。
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