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股份

岭南股份:土污染治理修复技术初探

2020.08.07   阅读量:847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排放,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人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成为重要的社会与环境问题。严重的环境问题下,岭南股份也在积极探索,与旗下的本农科技一起,进行我国土壤的环境污染治理,帮助我国受污染严重的矿山、农田、盐碱地等地区重新恢复自然生态。

 

污染治理 

 

目前,我国的土壤治理尚属起步阶段,土壤治理技术正在逐步摸索与升级中,一般来说,常规的土壤污染治理技术有工程治理技术、热处理治理技术、化学治理技术等。

 

1.工程治理技术

工程治理土壤污染是一种在重度污染的土壤中加入新土壤,缓解污染程度,使污染土壤重新获得自我修复能力,增强土壤抗污染能力,逐渐修复土壤功能的技术。

 

一般而言,工程治理技术分为翻耕土壤和玻璃化两种方法,目前翻耕法较为常见。

 

2.热处理治理技术

热处理治理技术是对污染物进行加热,当达到一定的温度后污染物就会与土壤分离并挥发掉。目前,原位热解技术能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热交换加热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使99%的汞分离土壤。热解吸技术还可以选择太阳能来充当热源,减轻能源消耗的负担。

 

3.化学治理技术

化学治理技术包括光降解和化学淋洗两种。光降解技术是新兴起的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可以修复农药过度使用造成的土壤污染,在光解条件下能够分解有机物,生成无害的二氧化碳、水以及无机盐。

 

化学淋洗将能够溶解土壤中的污染物溶解或吸附的萃取剂在外力作用下注射进污染土壤,使受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或有机化合物脱离土壤,再将化学溶剂从污染土壤中抽取出来来处理污染物。

 

污染治理 

 

        除此之外,土污染的治理也可以将以上技术联合起来,进行复合型的土壤污染修复。此外,污染土壤的治理未建立起修复程度标准评定体系,因此相关技术和管理部门应尽快完善污染土壤治理技术和标准规范,使土壤治理工作更加的科学、准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