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股份

岭南股份:乡镇污水处理特点与完善建议

2020.09.15   阅读量:1366

  随着我国乡镇经济的加快发展,农村污水处理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根据住建部数据,2017年,乡镇的污水处理率仅为17.19%,远低于城市和县城90%以上的污水处理率。目前,国家积极推进农村污水的治理工作,地方各级政府也在不断的落实具体的设施建设。

  相比于城市污染治理,乡镇农村的污水处理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决定了其污水建设工作需要因地制宜,采取更加科学的措施。

  

污染治理

  乡镇居民的居住密度小,而且各地区的居住比较分散,村与村之间距离远,所以乡镇的污水处理的规模小且比较散。

  乡镇的水质和用水量变化大。乡镇污水的来源主要是厨房用水和洗涤用水,加上农村排水系统不够完善,在雨季时期,水量的变化系数较大。

  污水治理系统是一个多单元组成的系统,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目前我国大部分乡村处理站都是由村民代管,整体水平较低。

  同时,资金是农村排水治污设施建设与运营的基础。由于资金相对较少,乡镇的配套设施和日常运营整体存在问题,经常性的停止运行。

  乡镇污水治理方面,需要发挥多村联动,共同行动的模式。

  一方面,结合实际情况,村与村之间可以集中时间段处理污水,提高污水设施的利用率。

  在技术方面,可以借鉴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的成功经验,将一些传统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小型化,应用于乡镇生活污水处理。

  另一方面采用一些相对简单的生态化污水处理技术,包括人工湿地、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等。这类技术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投资小、低能耗、维护简便、环境友好等,缺点是处理效率较低,通常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取得稳定的处理效果和维持系统的长期正常运行。

  

污染治理

  以 紫金县整县(镇、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例,该项目由岭南股份旗下的岭南水务集团承接, 采用传统工艺与新型工艺并行,从征地、建设成本、运营效率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镇级污水处理厂采用“多单体联动”模式运营,根据不同时段污水流量差异,即时调整一体化设备启动数量,在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其中,元吉村污水处理站作为该项目的示范点最先建成投运,再陆续完成其他乡镇的水污染治理工程,获得河源市领导及当地居民的一致好评,并且相关技术模式被要求在全市新农村污水处理项目上进行推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