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已经成为各地区的新时期发展方向,带动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供水方面,实现城乡水务供水一体化,能够改善农村地区居民生活条件、实现水资源的二次均衡。
城乡供水一体化在建设和管理中,由于城乡供水发展进程不同步、供水管理机制存在漏洞等问题,阻碍了城乡统筹供水的发展进程。结合岭南水务集团多年的城乡水务建设经验,分享一下城乡供水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建议。
一.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中,农村地区供水支持力度不足
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尚在建设中,其管理与运营机制有所缺陷,且供水工程对城市供水的支持力度较大,对于农村的支持不够。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供水工程建设缺位,供水工程配套设施不完善。农村地区属于小规模集中供水,供水工程建设中面临供水管线长、施工难度高、运行成本较大等问题,且后期水质监测管理成本较高。
二、城市和农村供水都面临着不同程度供水安全问题。
由于供水设备的工艺升级问题和水质检测的设备短缺,城市乡村都面临供水质量的问题,无法达到国家要求的质量标准,难以保障用水安全,水资源供应力度不够,供水支持力度也不能达到需求。
另一方面,供水一体化工程监管机制不尽完善,实施过程中,部分农村地区供水工程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此种情形下,供水工程建设质量存在安全隐患,会出现设备超负荷运行或无法正常运营的现象,水资源污染严重以及无法正常供水等问题屡见不鲜。
在城乡供水一体化过程,主要从几个方面来进行改善:
首先,城乡一体化的供水管理模式需要优化,尤其是提高乡村的供水资源倾斜度,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区域发展的供水模式。其次,在布局方面,要充分利用原有的供水点,同新建的供水点协同发展,建立合理的布局。再次,二次供水质量问题需要解决好,确保达到用水标准,保障安全。最后,城乡供水工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要相结合,避免带来新的水环境问题。
在城乡水务建设中,江苏宿迁泗阳县城乡水环境巩固提升工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该工程是岭南股份旗下的岭南水务集团承办的,岭南水务集团在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加大环保投入,全面做好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施工场地内,场地内综合布置合理,施工材料堆放整齐,充分节省城市施工占地空间,减少对城市居民的影响。施工垃圾和工程渣土全方位覆盖,有效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该项目的精心组织和全面安排有效保障项目施工高效、有序进行,各方面工作得到当地领导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