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大多水公园、高档小区都有人造水景,景色虽美,但是时间久了景观水爆发出来的富营养化问题着实让人头疼。人工建造的景观水一般都是死水,流动性差,加上雨污水、地表径流等等水体的汇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藻类大面积繁殖,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水体中的动植物无法正常生命活动,水质严重恶化,与此同时,藻类会分泌藻毒素,岭南股份认为如果不及时处理,对人体将会产生一定的危害,因此景观水治理也是我们需要经常维护的事情。
景观水治理的对策就是对症下药
物质和能量“易进难出”的特征,使得人工水体即使有很好的预防措施,较长时间保持好的水质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对于已受污染的景观水体,必要的治理还是不可缺少的。在对人工景观水体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将人造景观水体大致分为两类:
(1)广场景观水体和小型人造景观湖;
(2)大型的人造湖泊和各种景观河道。不同的入水水源、不同的景观环境、不同的水质要求,需要区别处理,分类对待。
广场景观水体和小型人造景观湖的治理措施
对于这类水面较小、水源稳定且有专人管理的景观水体来说,处理较为简单相对经济的物理和生物方法为治理措施的首选。
1. 定期补水
定期补充水的处理方法对于较小水面的景观水体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经济上可行,操作管理也方便。定期补水能起到降低水体由于蒸发渗漏作用而引起的含盐量的增加,以及稀释水体中有害污染物浓度的作用,对于防止水体水质变坏及其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能起到延缓作用。
2. 循环过滤
在水景设计的初期,根据水体的大小,设计配套的过滤沙缸和循环用的水泵,并且埋设循环用的管路,用于以后日常的水质保养。这类处理方式增加了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的费用,对于广场喷泉类的景观用水比较合适。
3. 投加生物制剂
当已经发生富营养化引起水质变臭时,可以采用直接向水中投加生物制剂的方法抑制藻类生长,然后通过自然沉淀后清除淤泥层的方法达到防止净化水体的目的。
当前,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成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法论。岭南股份旗下岭南水务集团、北京本农科技聚焦于城乡水务、水利工程、水生态水环境、土壤修复治理等多元化业务格局,集规划设计、技术研发、专业施工与管理运营为一体,推动了多个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土壤修复项目的实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