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这是顺应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新期盼的必然要求,水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研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岭南股份认为在当前的水治理技术领域里,有如下几个点可以和各位从业者分享。
是什么?
现代化不是“强大化”,不能以为对水资源高度管控了就是水治理的现代化,而是水治理要更科学、更高效、更精准,让人民更幸福。如果按照这个内涵理解,我们水治理技术尚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差什么?
现代化有两方面,一是治理手段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体制机制的现代化,后者更重要,如果体制机制不健全,手段越现代化路走的可能越偏。因此,急需在水治理体制上进行改革和提升。
按照中央的有关要求,水治理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革命性的改革。体制上,以河长湖长制的统领,解决多龙管水的政出多门问题,而目前我们的河长湖长制显然还没有发挥这么大的作用。生态环境部门、自然资源部门、城乡建设、农村农业、应急管理都涉及水治理,各抱一摊,有效协调不足,缺乏水治理的顶层统领;机制上,以水定地、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以水定人的准则还没看到哪个流域或省市有效实施。哪里是草,哪里是林,城市格局及规模,产业类型、结构、规模、效率等,都有依据水的承载能力和运动规律来确定,强调水的刚性约束。
干什么?
要实现我国水治理的现代化,需要从体制上、机制上、手段上三管齐下系统治理。体制上要把水作为一个整体,要整合协调好涉水事务,建议设立国家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类似流域管理委员会一样,统筹协调各部门的水务职能,但不是专门的职能部门,也不需要增加人手,而是一种协商机制,办公设在水利部,国家领导担任主任。在机制上,要真正将“四定”作为国土空间管控、城乡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基石,在法律、政策、制度上落实好这些准则。在能力上,要大力提升我国水信息的资源化、水管控的精细化、水服务体系网络化,提高应对超标准灾害的战略应急及储备能力。
靠什么?
要保障我国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在思想上认识到我国水安全还存在很多隐患,需要重视水的问题。经过70年的治水,我国水安全得到显著改善,但安全在升级,需求也在升级,问题也不断升级。在法制和制度上,要为水治理现代化提供法制保障,依法治水。大力宣传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性,提高国民的水行业素质。同时,也要加强水方面的投入,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基础支撑,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未雨绸缪。
当前,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成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法论。岭南股份旗下岭南水务集团、北京本农科技聚焦于城乡水务、水利工程、水生态水环境、土壤修复治理等多元化业务格局,集规划设计、技术研发、专业施工与管理运营为一体,推动了多个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土壤修复项目的实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