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水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保质保量、及时持续、稳定可靠、经济合理地获取所需的 水资源、水资源性产品及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减轻水旱灾害的状态或能力。岭南股份认为,当前部分地区的水安全态势异常复杂,同时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土生态破坏、旱涝 灾害等多重问题。水治理要从根本问题对症下药。
水问题的根本症结——失衡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产生水问题的根本症结是,随着人类活动影响的加深,自然与社会水循环能量上此消彼长,在循环过程上深度耦合,在循环功能上竞争融合,影响着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产生了洪涝灾害、河流断流,黑臭水体、生态退化等一系列水问题。而水问题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都可归结为流域水循环分项或伴生过程导致的失衡问题。
水问题治理的几个措施
防洪排涝体系可通过“上拦、中蓄、下泄”和源头控制,过程调节和末端排放等途径。
污染控制体系要由传统的末端治理为主的思路,转变为重构经济发展模式——绿色发展、多尺度构筑反馈系统,从而最大化减少污染排放对流域下游的干扰和冲击,如过程阻断——采取分布式生态型污水处理,其特点是零污染、零距离、零占地、零排放、零传输,以及末端治理——PGPR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利用生物酶激活,实现植物系统、动物系统可持续,清淤工程量降低。
雨洪利用体系,则是建设完备的雨水利用体系,推进雨洪资源化利用。
1.加强水源涵养与保护,利用现代化监控监测设备,保障水源地安全的同时,对流域各级水电站生态基流进行强监管,实现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2.加强点源污染控制、加强面源污染防治,建设生态浮岛、潭滩生态砾石水质净化工程等,净化河道水质;对支流河口段、滩涂湿地段、城区段,因水而治,开展水生态修复。
3.利用创新分布式生态型污水处理技术及原位生态修复技术,积极推进流域与城市的污水治理举措,提高污水治理能力、供水安全保障能力、防洪除涝减灾能力、水生态环境保护和应急保障能力。
4.提高用水、用能效率,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新进展,利用大数据平台对能源的互换利用,建设节能型社会;
5. 综合采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融合人文精神与自然景观,促进内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升水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保障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当前,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成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法论。岭南股份旗下岭南水务集团、北京本农科技聚焦于城乡水务、水利工程、水生态水环境、土壤修复治理等多元化业务格局,集规划设计、技术研发、专业施工与管理运营为一体,推动了多个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土壤修复项目的实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