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艺术与园林景观设计的有效融合能更好地表现园林景观的自然美,景观效果的表现也更生动,不给人以刻意的立体感。 在设计园林整体结构时,可以打破传统的对称局面,采用动态平衡方式,通过点、线、面的结合与应用,提高园林景观效果。 岭南设计分享园林景观设计中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应用。
1、对点的应用分析
(1)视觉设计作用
点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景观位置的强调表现,作为重点可以强调景观的主体作用。 而且,通过改变点的大小、组合方法、分布规律,能够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在特定的情况下,也能够对点的调整给予不同的视觉感觉。
(2)点的形态设计
园林景观中提到的点,不是我们常规所认为的点,而是可以根据园林设计的需要,形成不同的形态,无论是以平面形式出现还是立体形式,都可以同时调整其大小和形状。 景观设计中最常见的是以某些装饰品和植物为点,以实物的形式来表现。
2、对线的应用分析
(1)视觉设计作用
园林景观中的线条是指全部呈线性分布的景观,根据线性分布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有一定差异。 在功能分区临界点,线性景观的作用是有效划分不同功能空间,起到划分空间的作用,道路位置形成的线性景观起到引导作用。
(2)线的形态设计
我们通常认识到的线属于二维空间形态,仅具有长度和位置差异的要素,但应用于园林设计的线可以表现更多形态,主要包括宽度、厚度、色彩、方向、整体方向及分布特性等,更细分为折线、斜线等来表示线性结构形态的要素。
3、对面的应用分析
(1)视觉设计作用
除了焦点视觉的作用外,园林设计中,面的设计也起到了焦点作用,它是在线合作形成的空间形式,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整体园林景观的视觉需求和效果需求,形成不同形态的面结构,为了强调景观效果,它可以排列并重叠多个面,为人们呈现出交替的视觉效果。
(2)面的形态设计
景观设计中,面的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规则形态和不规则形态。 规则形态是指可以用通常形态表现的形状,即圆形、方向、三角形等,不规则形态是指不能用从标准形状演变而来的语言表现的形状。 园林设计中,为强调自然特性,多为不规则形态的面结构。
岭南设计总结平面构成艺术的应用,即点、线、面等几个基本构成要素的合理应用,对于更好地强调园林景观的可观性,开展平面构成艺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岭南设计基于综合策划规划、生态景观设计、市政规划设计三大业务板块,为客户提供五大类综合解决方案:城市产业发展策划、城市提升景观再造、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河流水系综合治理、文旅整体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