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水污染成为我国一个突出问题和治理难题。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破坏促使洪涝灾害频发。如何对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是摆在所有环保工作者面前的头等大事。水环境治理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岭南股份旗下岭南水务集团、北京本农科技聚焦于城乡水务、水利工程、水生态水环境、土壤修复治理等多元化业务格局,今天岭南股份就给大家盘点一下水环境生态治理技术。
一、人工增氧技术
人工增氧技术通过一定的增氧设备来增加水体溶解氧,从而加速河道水体和底泥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一般采用固定式充氧设备和移动充氧设备,可以充空气,也可以进行纯氧曝气。
人工增氧技术有助于好氧生物区系的出现和发展,增加了河道生物的多样性。但是需要提供动力,对相对封闭的水体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二、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技术是用人工筑城水池或沟槽,在底部铺设防渗漏隔水层,再填充一定深度的土壤或填料,种植水生植物。污水从湿地一端通过布水管渠进入湿地,与生物膜、水生植物根系接触使水体净化。
人工湿地技术包括:表面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三角洲型人工湿地。
三、底泥生物氧化技术
城市水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底泥是河道多年污染的积累,是河道黑臭和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底泥生物氧化是将含有氨基酸、微量营养元素和生长因子等组成的底泥生物氧化配方,利用靶向给药技术直接将药物注射到河道底泥表面进行生物氧化,通过硝化和反硝化原理,除去底泥和水体中的氨氮和耗氧有机物。
四、水生植物修复技术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利用其对污染物的吸收、降解作用,从而达到净化的作用。
水生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以及水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富集作用去除水中的营养盐。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建设和运行费用较低,可以结合景观设计打造优美的植物景观。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岭南股份旗下深耕水务水环境的岭南水务集团,集规划设计、技术研发、专业施工与管理运营为一体,已为全国30多个城市开展水景观环境提升、水安全问题改善、水资源利用优化,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推动了多个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土壤修复项目的实施落地。
近日,岭南股份收到《中标通知书》,公司联合中标总投资约13亿元的“东莞市东引运河流域樟村断面综合治理工程(污水管网完善工程第四标段)。这是岭南股份10月以来的第三个超10亿元的大单,也是公司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大力拓展水务水环境治理和市政工程、深耕“大生态”领域的重要成果。
详细内容 >>10月22日,岭南股份收到《中标通知书》,联合中标总投资约10.6亿元的四川“南充市嘉陵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这是岭南股份半个月内的第二份10亿级大单。10月9日, 岭南股份也联合中标总投资约11.9亿元的江苏“盐城市亭湖区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
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