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离不开文化的体验,文化也需要旅游的承载。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让旅游区从粗放经营迈向集约发展,由砸狠钱、赚快钱的“门票经济”,转变为讲好故事、谋好项目、做好产品的有效供给,文旅投资是一片富潜力、待开拓的蓝海。
文旅市场的持续火热吸引了不同领域的玩家,依托各自行业背景和资源,从景区、主题公园、旅游演艺、特色小镇等产品切入,从市场现状来看,投资主体依然呈现出民营资本为主、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业为辅的多元化格局。
一、地方民企系
在部分传统行业日渐式微的背景下,越来越多资金充足的民企选择拥抱文旅,既有地方政策支持的因素,也有民企业主个人的情怀因素。相对而言,地方民企在当地旅游项目投资上往往深耕于一个项目。因熟悉情况,对于当地风土人情有一定了解和情感基础,所以在精力、资金投入上更聚焦。同时,相对更擅长处理与原住民关系,对促进当地就业和旅游扶贫有更明显的带动作用。
二、地方国企系
全国多地明确提出把旅游业打造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成为转变地方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各地政府发展旅游业的热情持续高涨。地方旅投公司几乎已成标配,通过股权划拨置换、市场化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地方优质旅游资源,致力于打造当地龙头景区、提升优化地方旅游产业。政府背景的地方国企在资源统筹和融资方面具有优势,能将过去小、散、差的景点进行统一规划布局。
三、大型房企系
大型房企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成为文旅投资的劲旅。全国性房企有土地开发、建筑景观等建设落地的基础,有资金实力和融资经验,同时品牌知名度和营销能力突出。基于以上优势,全国性房企加速布局文旅产业:横向上,与各地政府和资源方对接、推进文旅项目在全国广泛签约落地;纵向上,通过投资参股或内部培育,构建文旅业态内容体系。
目前文旅投资主体除了有以上介绍的三大主体外,还有传统文旅企业系和跨界大型企业系,在文旅投资开发中也呈现出不同特点。岭南股份深刻把握生态景观、文化创意和旅游共荣发展的趋势,逐步拓展文旅投资建设+运营的模式,积极推动大中型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的落地,强化文化旅游产业的综合策划和后期运维能力,打造集综合策划、投资开发、IP植入、文旅运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