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股份

生态景观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空间,如何做好规划尤为重要!

2019.10.09   阅读量:1055

  目前,旅游业属于飞速发展时期,生态景观也开始出现,让 生态景观规划逐渐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但是,当这种全新的景观规划兴起的时候,随之也带来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思索。

  生态景观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基本目标,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使廊道、斑块、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并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且适于人类居住。

  总的目标是改善城市景观结构,加强城镇景观功能,提高城镇环境质量,促进城镇景观的持续发展具体目标有:安全性、健康性、舒适性等。

   生态景观

  根据生态景观规划的内涵及目标,要做好:

  (1) 确定规划范围与规划目标。规划前必须明确规划区域及须解决的问题。

  规划目标可分为3类:1.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进行的自然保护区设计;2. 为自然(景观) 资源的合理开发而进行的设计;3. 为当前不合理的景观格局(土地利用) 而进行的景观结构调整。

  (2) 景观资料的搜集。包括生物(植被、野生动物等) 、非生物(地理、地质、气候、水文和土壤等) 两个方面,景观的生态过程及与之相关联的生态现象(人口、文化及人的价值观等) 和人类对景观影响程度等。收集资料的目的是了解规划区域的景观结构、自然过程及社会文化状况,为以后的景观生态分类与生态适宜性分析奠定基础。

   生态景观

  (3) 景观生态分类和制图。根据现有资料,综合分析规划区的自然特征、人类需要和社会经济条件,根据规划目标和原则,选取影响景观格局、分布规律、演替的主导因子作为分类指标,进行景观生态类型制图,以此作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基础。

  (4) 生态景观适宜性分析。以生态景观类型为评价单元,根据区域景观资源与环境特征、发展需求与资源利用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因子(如降水、土壤肥力、旅游等) ,分析某一景观类型内在的资源质量以及与相邻景观类型的关系(相斥性或相容性),确定景观类型对某一用途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划分景观类型的适宜性等级,同时进行不同景观利用类型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风险分析;以达到既维持生态平衡,又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

  (5)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根据生态景观适宜性的分析结果,以满足景观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生物生产及文化支持三大基础功能为目的,依据景观生态规划的自然优先原则、持续性等原则构建合理的景观结构。

   生态景观

  (6) 景观生态规划实施和调整。根据提出的景观空间结构,确定规划实施方案,制定详细措施,促使规划方案的全面实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观情况的改变,需要对原来的规划方案不断修正,以满足变化的情况,实现景观资源的最优管理和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景观是生态系统的载体,区域整体又是多尺度景观空间的耦合嵌套综合体,是人地关系和自然—人文过程融合统一的系统空间。生态景观的规划就是帮助居住在自然系统中或利用系统中有限资源的人们找到最适宜的生活与生产途径。

   岭南股份一直秉承着让环境更美丽,让生活更美好的使命,旗下的岭南园林建设集团、岭南设计集团为主力军,协同其他专业子集团和板块资源,在生态环境领域拥有集景观规划设计、生态环境与园林建设、苗木培植与养护、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集成运营能力,也有决心持续为美丽中国建设和城乡运营服务贡献力量。


分享: